产业文旅如何助力品牌社会化生存?
梦中大梦 端木草堂 2023-11-19 发表于北京
如何迎接和适应互联网及社交媒体时代
互联网及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,不仅改变了中国传统产业的营销传播环境及媒介方式,而且预示着一个以互动、娱乐、体验为典型特征的社会化新时代即将到来。如何迎接和适应这个新时代,是产业人必须探索和思考的重要命题。
01、拥抱社会化媒体
文旅在今天本身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话题讨论场。如茅台驿站的推出,就在行业及社会媒体掀起了热度讨论。企业可以更加注重文旅与社会化媒体的互动,还可以通过品牌联名、活动赞助、品牌打卡、公益话题、志愿志行动等互动机会,形成公共性的文旅话题讨论。
02、深化社会化营销
微信、微博、抖音、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已成为企业自媒体的主战场,其中不乏青岛啤酒博物馆这样社会化营销高手,通过植入时尚化、戏剧化、场景化的打卡体验,将青岛啤酒企业故事、生产工艺和品牌个性有效融入,将线上分享传播与线下营销行动结合起来。
03、培育社会化定制
文旅有造梦功能,基于社会化营销互动可以衍生社会化的消费者定制化服务,如针对特定人群的活动邀请、互动奖励、产品抽奖、幸运消费者基地游,通过专门的看、学、做、品、藏等专业化定制设计,可以形成一种令消费者历历难忘的品牌宗教式体验。
04、构建社会化景观
文旅在传统产业社会化进程中大有可为:一是通过将产业LOGO、宣传画、雕塑、小品等融入城市景观打造当中,营造一种“客观”的文化存在;二是通过城市节事活动,将企业的行业活动融入到所在城市的文化狂欢当中;三是加强与地域IP合作,共同营造出一种共同的集体认知和文化想象力。
可见,要适应互联网及社交媒体时代,产业人需要积极拥抱社会化媒体、深化社会化营销、培育社会化渠道以及构建社会化景观,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趋势,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竞争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