航拍纪实
三毛/文
一屁股坐在平顶山万亩旱田柔软的草地上。
两个隔着辈分的忘年交,两个拍摄风格迥异的摄影师,支起了三脚架的镜头,却没有开始工作。因为午后强烈的太阳照射,他们无法捕捉到光影下万顷麦浪的明媚旷远,也很难拍出万亩旱田流动的色彩。
木垒春夏之际的日照很长,要在晚上二十三点钟左右,天空才渐渐黯黑。而傍晚二十一时许的夕阳,才依依不舍消隐在天山雪峰的背面。
那个年长的摄影师经验十足的说:还等三个小时,太阳柔和下来,再航拍。
他古铜色黝黑的脸上,长着一双细细的狡黠的慧眼,透着光,似乎任何一个唯美的画面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,他肩挎着手动的照相机,信步由缰朝突兀于麦田之中的残垣断壁的古城墙走去。
而这个略显稚嫩带有明星脸的小伙子,应诺了一句:那就等吧,等到最美的时光遇见最美的你!他拍摄照片里添加的只言片语的文字,更透露出一种意犹未尽的朦胧美。
雨后的万亩旱田,披上了绿色的衣裳:昨天的太阳,晒不干今天的衣服,世上有绝美的风景,说不定更多的惊喜在前行的路上等你!
我知道,摄影师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,更重要的是带来一种心灵上的震撼,无论是写实的画面,还是风光资料片,它都呈现出美的姿态,它都蕴含了一种人生的哲思。
小伙子靠近了草地中那头被绳索栓着的毛驴,花费了一个多小时,以不同的角度不断地给草地上的毛驴取景。天际的雪峰,向西移动的阳光,还有无边的麦浪,更有麦田中那棵孤立的大树,这一切在光合作用下,定格在画面里,大自然的神奇美妙,让你如醉如痴,顿生依恋。
在最美的时光遇见最美的风景。我们往往与最美的东西擦肩而过,却浑然不知。或许我们缺少了摄影师们发现美的先知先觉,抑或我们在密不透风的现实生活里,对美的感悟有一种迟钝,对美的追求变得麻木不仁。
年长的摄影师总是说着那么一句平凡的话:人这一辈子,活来活去很简单,就是不能错过最美的风景,人生更是如此。
你看,他在照相的过程中,竟然采到了一朵两个巴掌大的蘑菇,形似白色撑起的纸伞。他说:晚上又可以打牙祭了,我们要把美、把美食消化在心里。
太阳开始掠过我们的头顶,朝着西方移动。
可以开始航拍了。
摄影师手握遥控器,启动在草地上的飞行器,这个有点类似微型直升飞机的小家伙,开始转动螺旋桨冉冉上升。飞行器飞行的可控范围在500米之内,而这万亩旱田将在它的摄像孔里呈现出农牧地带独具韵味的风景,天山脚下有哈萨克人居住的点点白色毡房,他们把牛羊驱赶到山地草坡,蓝天之下,绿草丛中,白羊成群,而那哈萨克人优美旋律的阿肯弹唱,手握冬不拉委婉动人的歌声徐徐飘来,弥漫在了万亩旱田的麦浪中。麦香和青草的气息,羊粪和马粪的混合味,在空气中交织,农耕生活与游牧生活在这里和谐的交错,刹那间你又仿佛穿越时空生活在了江南万亩稻田的景色中,有古朴的村落,有村民干完农活在夕阳下回家。但你又确确实实在西域的木垒,在天山脚下,在哈萨克阿肯弹唱的民歌中享受农耕和游牧的双重生活,这就是环东天山·万亩旱田带给我们不一般的独特魅力。
地理位置的特殊,农耕和游牧生态的相互交融映衬,光影的世界,色彩的天堂,把万亩旱田打扮得分外妖娆。
飞行器又从天山脚下游牧草场飞回到了万亩旱田的上空,它没有忘记这绿色绸带般的万亩旱田,更没有忘记隐于树丛的村庄,飞行器围绕村庄,把它的袅袅炊烟,把它的古朴、宁静、安逸的散淡都拍进了画面。
归队的时候,越野车静卧于草丛中,迟迟没有发动,也有了一种不舍的离愁。
万亩旱田,旅行家的乐园。你会流连于它的斑斓的色彩,你会感受到农耕生活的恬淡沉静,你也会领略到哈萨克游牧生活中的热情和自由。
有一天,这里会成为自驾游的首选之地。
有一天,这里会成为摄影爱好者的摄影基地。
有一天,古村落的民宿区会使旅行者驻足。
有一天,天山脚下会有哈萨克节事活动的阿肯弹唱。
也许还有一天,旅行者会在自己租赁的农田和草场久久停留,一个季度,或者更久,在农耕和游牧中体验种植和放牧的乐趣。
世界这么大,我想去走走。
木垒这么美,我只想在万亩旱田的麦浪中,找回心里的安静,坐在草地上,奔跑于田野,赶着牛羊,朝着村庄悠悠而归。